一、病室环境
(1)病室环境清洁、舒适、安静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(2)根据病证性质,室内温湿度适宜。
二、根据病种、病情安排病室,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。
三、入院介绍
(1)介绍主管医师、护士,并通知医师。
(2)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。
(3)介绍作息时间、相关制度。
四、测量生命体征,做好护理记录。
(1)测量入院时体温、脉搏、血压、体重。
(2)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、脉搏2次,连续3日。
(3)若体温在37.5~37.9℃之间者,每日测量体温、脉搏3次。
(4)若体温在38.0~38.9℃之间者,每日测量体温、脉搏4次。
(5)若体温在39℃以上者,每4小时测体温、脉搏1次,或遵医嘱执行。
(6)体温正常3日后, 每日测体温、脉搏、呼吸1次,或遵医嘱执行。
(7)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。
五、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。
六、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。
七、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。
八、定时巡视病房,做好护理记录。
(1)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、瞳孔、神志、苔脉、二便等变化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,并配合治疗。
(2)注意观察分泌物、排泄物、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,及时报告医师。
(3)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、饮食、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,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。
九、加强情志护理,疏导不良心理,使其安心治疗。
十、根据病情,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,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,积极配合治疗。
十一、遵医嘱准确给药。服药的时间、温度和方法,依病情、药性而定,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,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。
十二、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,指导饮食宜忌。
十三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
(1)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。
(2)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。
十四、做好出院指导,并征求意见。